温馨提示:故事共3902字,阅读时长约16分钟。
▲老子像
老聃因为学问好,被周灵王任命为管理藏书的官员。这对老聃来说是如鱼得水,因为他不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问了,而且京城人物驳杂,也给他提供了检验自己学问的机会。
城中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酒肆,掌柜的叫郁卫。“郁”是酒的意思,卫才是他的姓,老头以前在宫中做过专司酿酒的“郁人”之职,有一次因为喝酒误事,被赶出了宫。后来他开了这家酒肆,还是爱喝酒。老聃喜爱他活得率真,便经常过来喝酒,有时店里不忙就请他作陪。郁卫每次都喝得尽兴,但酒醉心明白,酒钱是从没少收。
这天,老聃又来到酒肆。大清早的,郁卫已经喝得两眼茫然了,见了他,将他拉到桌前坐下,问:“先生,听说你学问很大,我想问一个问题。”老聃一听是问学问,便正襟危坐,说:“请讲。”郁卫思量了半天,却不知是喝糊涂了还是觉得问题难以启齿,最后叹气道:“算了算了,不说了。”
老聃暗自好笑。正这时,有个少年公子冲进酒肆,手指郁卫怒喝道:“老匹夫,你休要欺人太甚!”郁卫一看来人,竟惶恐站立,恭恭敬敬地要施礼,那少年公子却一步闪开,口中喝道:“老匹夫,少要惺惺作态,我是特意来告诉你,你要还这样恶仆欺主,我便去令尹府告你!”说罢,便又气冲冲地走了。
老聃不明就里,问郁卫:“这年轻人是谁?怎如此蛮横?”郁卫叹道:“这便是我家主人公孙齐。”
原来,郁卫当年在宫中喝酒误事,险些被君王砍去两条胳膊,是大臣公孙叔替他求了情,才仅被赶出宫而已。郁卫开了这家酒肆后,公孙叔也多有关照。有一天,公孙叔夫妻突然抱着刚满两岁的儿子公孙齐来酒肆,说自己得罪政敌,夫妻命不久矣,请他将公孙齐养大。郁卫满口答应,但妇人却有些不放心,要他立下誓言,而作为报答,他们将把所有家业赠送与他。郁卫不愿趁人之危,但为了让妇人放心,当即发誓愿为家奴,将少主养大。
不久,公孙叔夫妻被害,府邸充公,好在郁卫有这间酒肆,靠着这个营生抚养公孙齐。郁卫考虑到自己年过四旬,担心死后无人照料孩子,于是娶了妻子,生了两名家生子。那段时间很是难熬,好在后来新君上位,归还了公孙叔的宅院及一部分财产。当时公孙齐还年幼,自然是郁卫保管了这笔财产。
公孙齐渐渐长大,也越发不服管教,后来更是结识了一群浪荡子弟,羡慕他们出手阔绰,挥金如土,便要求郁卫归还财产。郁卫担心他拿去挥霍,说这笔钱是用来给他娶妻生子的。哪知他说自己早已相中一名女子,要与她成亲。郁卫满心喜欢,结果一打听,那女子虽然生得美丽,但名声不佳,不仅花钱如流水,还与几个男子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郁卫百般劝阻,结果今早二人就发生了冲突,公孙齐不念养育之恩,一口一个老匹夫,令他很是难受,借酒消愁时,见到老聃,想询问自己的对错,可又觉得没法说出口。
老聃自然听得出郁卫此话的真假,对他有些同情,只是也觉得公孙齐应该只是少年天性,本性并不坏,否则只要以恶仆欺主为名报官,以周礼的严明,郁卫必然有大祸。他想了想,便劝道:“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作为长辈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都心平气和一些吧。”
晚上,老聃正挑灯夜读时,有人敲门。家人来报,说是一位叫公孙齐的年轻人来拜访。老聃想了想,说:“今天太晚,就不见了,你让他留下地址,明早我登门拜访。”
第二天一早,老聃果然来到公孙齐家。郁卫早已在门口等候了,他身旁站着两名相貌酷似他的年轻男子,虽是仆人装束,但体形健硕,英气逼人。郁卫说这是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年轻人向老聃施礼。老聃见他们礼数周到,笑问:“你们可曾读过书,可曾习过武?”
“回先生,我们沾了主人的光,识得几个字,也练过些拳脚。”
老聃很是满意,夸赞了几句。这时,公孙齐匆匆跑来,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礼,面带羞愧地说:“昨天不知先生在酒铺中,让你见笑了。晚上回来才听说是老聃先生,小子倍感羞愧,便想着连夜去请罪,却没想天色已晚,错上加错,万望先生原谅。”老聃笑着摆摆手,说:“不怪不怪,年轻人若无气性,那国家也就失去朝气了。”
宾主落座后,郁卫端来酒水,与两个儿子在后面束手而立。闲聊几句后,公孙齐叹说:“先生,我自幼习文练武,并非凶横之人,如今做出那失了礼数的事,都因我心中委屈啊。”
原来,公孙齐心中虽然十分感激郁卫将自己养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郁卫之所以会抚养自己,是因为当年父亲公孙叔对他有恩在先,否则他没了两条胳膊,也就不会有后来开酒肆和托孤的事。
老聃点头,说:“不错,事有先后,我认同。”
公孙齐又说:“托孤之时,我家的产业还在,他成为家奴,可以说他是自愿的,也可以说他是受了我父母的钱财而卖身的。”
身后的郁卫满脸委屈,想要开口辩解,但又不便开口。老聃再次点头,说:“你这样想也不无道理,毕竟没有人证物证。”
“之后,我家被抄,全靠他酒铺买卖生活,这个我得认,那段时间确实太苦了,这也是我一直隐忍,没有与他彻底翻脸的原因。但后来君王归还了家业,具体归还了多少我却不清楚,因为一直都是他管着的,而且,他说账目已经被烧了。”
老聃用不解的目光看向郁卫。郁卫苦笑说:“公子,你八岁时在屋里玩火,险些酿成大祸,忘了吗?”
“怎会那么巧,正好烧了账目?”公孙齐冷笑道,又转头对老聃说:“这些过去的事真真假假,记忆也有所错乱,不说也罢,但现在我已成年,他为何还拿着那笔财产?说什么担心我挥霍无度,可那是我的,他凭什么横加阻止?”
郁卫早已泪流满面,说:“先生,我就是想让主人活得好一些,他还年轻,不知道世态险恶。”
公孙齐向老聃施了一礼,说:“先生,主仆之间闹成这样,已无继续下去的必要了,恳请先生为我作证,今日我便与他一家三口划清界限,从此各不相干。”
老聃又点头,说:“确实,同在一个屋檐下,主仆分心,是要分了。郁卫,家产是他的,自然是要分文不差地还他的,但公孙齐,郁卫养大了你,这份恩情折价三百金如何?”公孙齐有些犹豫,说:“我愿给他五百金。”
郁卫有些幽怨地看了一眼老聃,他没想到老聃竟然根本没劝解,反而似乎还希望这个结果一般。只是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当下在竹简上写下解约文书,双方立字画押。老聃拿着契约,问:“我这当证人写上名字,这事可就成定局了,你们都想清楚了吗?”郁卫老泪纵横,哽咽无语,公孙齐也有些失落,半晌,拱手道:“请先生落笔。”
次日,老聃再去酒肆,郁卫已经是自由身了。郁卫有些喝多了,埋怨老聃怎么不劝劝公孙齐,随后他又苦笑起来,应该是明白公孙齐主意已定,谁劝都没用的。郁卫老泪纵横,说:“先生,如今压在肩头上的担子没了,为何我反而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了?”老聃笑道:“怎么会没有意义,你两个儿子脱离奴籍,且文武双全,日后必有成就,难道你不想活着看到他们风光的时候?”郁卫眼睛一亮,随后又黯然下来,叹道:“我那对儿子确实不错,只是如何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才能呢?”老聃说:“城中正在募兵,你让他们去报名,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出人头地的。”
郁卫相信老聃,便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募兵处。募兵的官长见二人相貌堂堂,又文武全才,当场便任命为新兵队正副队长。待到新兵训练结束,老大已是十夫长了,老二却因缘巧合做了幕僚。从此,二人一路攀升,数年后,老大已当了将军,老二则成了君主的心腹。
郁卫虽然父凭子贵,却还一直开着酒肆。这天,老聃来到酒肆,见郁卫面带愁色,问起原因。胡卫叹了口气,说:“我见着公孙齐了。”
原来,公孙齐手中有钱后,整日呼朋唤友,挥金如土,之后又迎娶了那名妇人。妇人奢靡成性,最爱攀比,时间一长,他囊中羞涩,不得不变卖家产。妇人不思反悔,反而埋怨公孙齐无能,最后更是唆使他变卖了房产。结果房子一卖,妇人拿着钱突然就消失了,公孙齐只得流落街头,靠乞食为生。
老聃问:“听你的意思,是准备救济他?”郁卫为难地说:“给他钱财,难保他又会挥霍掉。先生,我想让我家老二向君主举荐他做官,这样他既有了收入,也有了管束,你看可行否?”老聃微微一笑,说:“你都想到该怎么做了,又何必问我。”
过了一段时间,公孙齐突然来藏书阁拜访老聃。一见面,公孙齐便倒头就拜,口中称道:“多谢先生活命之恩。”老聃诧异地问:“你谢我作甚?”
公孙齐说自己流落街头,生死一线时,郁卫突然找到他,说前些天老聃看他街头乞食,心中不忍,就让自己的次子去君主那里举荐他做官。现在,君主已经答应了。官的品级虽然很小,但对公孙齐来说无疑是活命之恩,所以上任第一天,他便来拜谢老聃了。
显然,郁卫是不愿公孙齐心中有负担,便将功劳推给了老聃。老聃一笑,将事情的原本说了出来,又说:“你先前说郁卫是先受了你父亲之恩,才愿意收养你的,可他仅是一个酿酒的小官,你父亲为何愿意救他?显然,是他的人品和道德先打动了你父亲的缘故。后来,你父亲托孤,他自愿卖身为奴,这说明你父亲并没有看错人。你看,你的错误就是没想到这上面去啊。”
公孙齐听罢,愣了半晌,随即恭恭敬敬地行了弟子礼,说:“多谢先生指点。”
老聃哈哈一笑,一挥袖子,公孙齐猛地发现,自己竟还在家中,身边坐着老聃。他一试酒杯,酒还是温的,一时间茫然了,这是做了场梦?回过头来,身后的郁卫也是一脸茫然,显然一时也不知这是现实还是梦境。
老聃一笑,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是开始,也就是说,我们每向前走一步,就意味着会发生无数种可能,你们刚才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愿意,我可以让你们看到更多。”
公孙齐连忙求饶,说后悔药吃上一次就足够了。随后,他转身向郁卫跪拜,恳求他的谅解。郁卫从梦中醒来,满脸笑容地搀扶起他。
后来,郁卫的两个儿子脱离了奴籍,虽不似梦境中那般风光,也自有一番造化。而公孙齐追随老聃治学,虽然没有成为大贤,但老聃却说他得了属于他自己的道,是很了不起的。
再后来,老聃这种观道的学问传到了庄子那里,庄子更是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作者:吴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