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成语故事

乐不思蜀的故事 乐不思蜀的意思和典故

发布时间:2023-06-13 00:33:21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394

故事梗概:乐不思蜀典故出处是《三国志》,乐不思蜀的蜀指三国时期的蜀国或蜀汉,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主人公是蜀后主刘禅,讲述了蜀国被魏国所灭后,魏国迫令刘禅迁往魏都洛阳居住,刘禅沉迷于声色,并不思念蜀国故土。乐不思蜀的故事启示我们,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418字,阅读时长约2分钟。

乐不思蜀的故事插画
▲乐不思蜀的故事插画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西蜀的国主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即位,史称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治理国家全靠诸葛亮等老一辈大臣。诸葛亮一死,北魏立刻发兵攻打西蜀。刘禅无力抵抗,只好向魏军投降。北魏的国主封他为安乐公,并强迫他搬到魏国的国都居住。

一天,魏国大将军司马昭宴请刘禅。宴席上,司马昭命人表演蜀国的歌舞。跟随刘禅而来的蜀国人看到自己国家的节目,都触景生情,非常难过。可刘禅却没有一点儿伤感,依旧坐在那里谈笑自若。司马昭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他故意问刘禅:“你是不是很思念西蜀啊?”

刘禅回答说:“我在这里很快活,不再思念蜀国了。”

乐不思蜀成语故事连环画图片
▲乐不思蜀成语故事连环画图片

乐不思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中华文化历来提倡乡愁情结、不忘故土“落叶归根”的情怀、国家利益和尊严至上的精神。

乐不思蜀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在异地生活得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蜀:今四川省,三国时期蜀国的地方。

白帝城托孤堂诸葛亮刘备刘禅群雕
▲白帝城托孤堂诸葛亮刘备刘禅群雕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乐不思蜀的故事 乐不思蜀的意思和典故.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lebusishu.html
相关内容
  • 胸有成竹的故事及寓意 文与可胸有成竹的故事

    胸有成竹的故事及寓意 文与可胸有成竹的故事

    胸有成竹的故事也叫“成竹在胸”“成竹于胸”,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主人公画家文同(字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亲自种各种品种的竹子,并长期观察竹子的生长形态变化,以至于每当他提笔画竹子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一幅竹子的形象了。胸有成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肯刻苦钻研,任何东西都能学得透、学得精。

  • 车水马龙的故事和寓意 车水马龙什么意思

    车水马龙的故事和寓意 车水马龙什么意思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车水马龙这则成语是从马太后诏书中的话简化而来的。车水马龙的故事讲的是东汉明德马皇后知书识理、俭朴自奉,极力反对朝廷给自己娘家弟兄封爵的事迹。

  • 程门立雪的故事简短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简短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程门立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求学路上,尊师重道、虚心求索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对粗俗无礼、骄傲自满者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 三人成虎的故事 三人成虎的道理

    三人成虎的故事 三人成虎的道理

    三人成虎的故事典故出自汉代刘向《战国策》,讲述了魏国大臣庞葱陪同质子去赵国后被谣言中伤,与魏王产生隔阂的事情。人们用它比喻一句谣言,或一件虚假事物,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三人成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在谣言面前,我们要有一定的判断力,不要轻易就相信了。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