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年羹尧机警识敌情 年羹尧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9 04:22:30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171

故事梗概:年羹尧机警识敌情的故事讲述了清朝名将年羹尧借助大雁洞察敌情的传奇事迹。年羹尧的故事启发我们,作为一个称职的将帅,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统率的千军万马放在心上,同时要有战场敏感度,把一切异常现象与军事行动相联系,这样才能取得谋略上的主动。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171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一群飞行的大雁
▲一群飞行的大雁

年羹尧机警识敌情的故事

年羹尧是清朝的一员名将。康熙末年,当过四川巡抚,屡立战功;他机智精明,指挥有方。有一年,他奉命率领三军,翻山越岭,到青藏高原去平息叛乱。连日行军,兵们疲惫不堪,又不适应高山气候,人困马乏,苦苦支撑,好不容易到达了指定营地。待安营扎寨停当,一个个倒头便睡。

年羹尧却踏着月光,聚精会神地巡视了营寨,回到大营,心犹不安。他深知兵临敌阵,地处陌生,极为不利,于是摊开地图,细细审度,又翻阅兵书思索作战方案。虽已夜深,但他并没有睡意,又走到帐外,观察天色和星象。忽然间,一群大雁,嗷嗷哀鸣,自北往南,掠过夜空。年羹尧脑海里构想着军事家特有的谋略。

他立刻命令三军紧急集合,然后四散撤离营地,埋伏在大营四周,准备迎敌作战,行动要快,人马不得出声,暴露军机者,军法从事。

士兵们刚刚入睡,就被催醒,暗暗埋怨主帅不体恤士兵辛苦,安营才罢,就搞实战演习,太折腾人了。可是军令不能违抗,何况年羹尧治军,素来军纪严明,容不得半点马虎,只好认真执行。

士兵们悄悄撤出营地,冒着刺骨寒风,隐蔽在夜幕中。熬过一个更次,三更刚过,只听得马蹄声由远而近;耳朵贴地,能辨清是马队奔腾而来的声音。士兵们个个振奋起来,驱散了疲劳和寒气。

片刻之间,敌军大队人马蜂拥而至,闯进营地,正要纵火厮杀,发觉大营空空,似入深谷。敌将立刻意识到中了埋伏,慌忙下令退兵,可是已经晚了。说时迟那时快,号炮响处,年羹尧的兵马已将敌军层层包围,冲杀上来。敌军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

激战全胜,年羹尧犒劳士兵,祝酒庆功。士兵们无不称赞主帅神机妙算,问年羹尧为什么在安营不久就能察觉敌情,设下埋伏,歼灭敌人。

年羹尧说:“不是什么神机妙算,而是敌人在军事行动之前,不够机密,先泄漏了军情。

大家还不明白,敌人是如何泄漏了军情而又被年羹尧获得战机的。

年羹尧说:“当时我正在营地巡视,观察天文、气象,可巧一群大雁惊惶飞过。你们想一想,雁群都是白天飞行,夜晚在安全地带栖息。雁群中有头雁警惕守卫,一有动静,就起飞报警。雁群夜间惊飞而过,分明是受敌军惊扰的缘故。敌军探知我军宿营在此,趁我军困乏,又欺我军客地生疏,发动偷袭以为必能得手。谁知他们驱赶大雁先来报信。我估计雁飞速度比骑马行军要快些,因而在敌军到来以前设下埋伏,使敌人投入罗网......”

士兵们听了这番话,佩服年羹尧的机警和智慧过人。

年羹尧画像
▲年羹尧画像

故事启示

我们玩军事游戏,有时也搞些伪装,头上戴个树叶枝条编的帽圈,或者想些别的法子躲藏起来,初步懂得了作战要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道理,也渐渐理会到“智勇双全”的意义。年羹尧的故事启发我们,作为一个称职的将帅,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统率的千军万马放在心上,同时,战场上的一动一静,无论是风霜雨雾,冰雪雷电,细微到鸟飞兽走,一草一木的异常现象,都会敏感地与军事行动相联系,这样才能取得谋略上的主动而把握必胜。

年羹尧行书五言对联
▲年羹尧行书五言对联——江湖仍塞上,舟楫存军中。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年羹尧机警识敌情 年羹尧的故事.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niangengyaojijingshidiqing.html
相关内容
  • 负荆请罪的故事简短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和寓意

    负荆请罪的故事简短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和寓意

    负荆请罪的故事主人公是廉颇,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最终被蔺相如折服,从而上门负荆请罪的事迹。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谦虚、宽容和自我反省。犯了错误要主动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罚。

  •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抗元英雄、爱国志士,宋理宗年间殿试状元,曾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元军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他变卖家产,组织义军抗击蒙古铁骑,兵败被俘后严辞拒绝元廷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不幸遇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 孙亮断案 孙亮食生梅明辨忠奸 孙亮断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孙亮断案 孙亮食生梅明辨忠奸 孙亮断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孙亮是怎么断案的?孙亮断案的主要内容是孙亮想吃蜜渍梅子,发现蜂蜜中有老鼠屎,他命人把老鼠屎剖开,断定鼠屎是黄门官放进蜜里的,机智的拆穿了黄门官说谎陷害库吏的罪行。孙亮断案的故事也叫“孙亮食生梅”“孙亮辨奸”“孙亮辨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偏听偏信,应该认真分析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以性格刚直、廉洁节俭、敢于犯颜直谏著称,生前曾向唐太宗李世民提过二百多次意见,他的意见多被唐太宗所重视并采纳。魏征的奏章甚至被唐太宗放在案头用以时时自警。本文讲述了魏征阻止唐太宗泰山封禅,劝谏皇上节俭治国、放弃在洛阳西建造宫殿以及魏征妻子斐氏克勤克俭等多个有关魏征的历史故事。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