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寓言故事

屠龙之技的故事 屠龙之技的寓意和道理

发布时间:2023-08-19 16:29:54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127

故事梗概:屠龙之技的故事出自《庄子》,故事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朱泙漫向支离益苦学三年杀龙的本事,然而却不知道龙是什么样子,身在何处。屠龙之技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一门技巧,是为了生活中能用到,如果一点用处都没有,即便学得再好也没有任何价值。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020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

屠龙之技的故事插画
▲屠龙之技的故事插画

屠龙之技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青年,他想学一种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没有的手艺。于是,就卖掉了所有的家产,带着重金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拜师学艺。

青年拜倒在著名的支离益老师门下学习屠龙之技。青年学习非常刻苦,闻鸡起舞,刮风下雨也从未间断过。前后花了三年时间,青年终于学会了屠龙之技。

青年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向乡亲们说了自己学成的技巧,他夸张的样子很滑稽。可是,当乡亲们问他龙在哪里的时候,他却哑口无言,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龙。

乡亲们笑了起来,他们告诉青年:“学一门技巧,是为了生活中能用到,如果一点用处都没有,即便学得再好也没有任何价值。

青年这时候才有醒酬灌顶之感,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东西,他花费了那么多的金钱、时间、精力所学到的东西根本就一文不值,这三年做的都是无用功。

如今,人们一般用“屠龙之技”来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技术,即使这种技术再厉害,没有用武之地,也没有丝毫价值。

屠龙之技原文及翻译

先秦·庄周《庄子·杂篇·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屠龙之技文言文翻译】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宰龙的剑法、技术,耗尽了家里的大量钱财,三年之后学成了却没有龙可屠宰。因为龙根本就不存在啊!

屠龙之技的意思

屠龙之技,比喻高明而无实用价值的技术。屠龙:宰龙的技术。比喻没用的技术。语出自《庄子·杂篇·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唐·刘禹锡《何卜赋》“屠龙之伎,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明·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吾向来病剧中于此术偶有一悟,颇谓神解,而自笑其为屠龙之技,无所用之。”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游东西洋十年,归以告诗五曰:已矣,吾所学,屠龙之技,无所可用也。”

屠龙之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朱泙漫苦学三年杀龙的本事,然而却不知道龙是什么样子,身在何处。纵然杀龙技巧学的再精通,却根本没有地方使用。屠龙之技告诉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故事内容扩展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意思是,画里的水空有一副滔天波浪的样子,却丝毫听不见风的声音。绣在布上的花虽然好看,却闻不到一丁点花的香味。

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就是说,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不仅要认识,更要求实践,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善”。如果脱离了实际应用,再大的学问也没有用。

王阳明塑像
▲王阳明塑像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屠龙之技的故事 屠龙之技的寓意和道理.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tulongzhiji.html
相关内容
  • 猫和狐狸的故事 狐狸和猫的故事的启示

    猫和狐狸的故事 狐狸和猫的故事的启示

    狐狸和猫的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傲慢的狐狸对猫的本领不屑一顾,号称自己懂得一百多种本领,有满口袋的妙计。遇到猎狗来袭,猫跳上树躲了起来,而狐狸还来不及使用锦囊妙计就被狗抓住了。猫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危险,再多的妙计也不如拥有实实在在的真本领有用。

  •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也叫“商纣王象牙箸”“纣为象箸”,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箕子的象箸推理,纣王的叔父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吓了一跳,他认为这是穷奢极欲的开始。结局正如箕子演绎推理的一样,纣王最后变成了一个奢侈成性、残暴不仁的君主,被周武王所灭。纣为象箸的故事启示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见微而知著。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防微杜渐。

  •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按图索骥出处是班固《汉书》,杨慎《艺林》中也有记载。按图索骥的故事内容讲述了主人公伯乐的儿子按照《相马经》找千里马却找来一只只会蹦蹦跳跳的癞蛤蟆的笑话。这个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生搬硬套教条办事的刻板者。按图索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做事时不要死板,要懂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道理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道理

    对牛弹琴的出处是汉代牟融的《理惑论》,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大音乐家公明仪为牛弹奏琴曲,那牛无动于衷,不理会悠扬的琴声,只顾低头吃草。对牛弹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和人对话必须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看清对象,有的放矢。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