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廉政故事 民间故事 新故事 地名故事 纪实故事 传奇故事 如何写故事 故事百科 幽默故事 爱情故事 奇闻异事 儿童故事 当代精品故事 品牌故事 徐永革杂文 故事人
故事大全 更新时间:2013/1/9 15:35:01 阅读次数:1272 www.gushidq.net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记得有天我随意翻阅一本旧杂志时,读到了一则只用两段对白组成的一封特殊的“两地书”:

哥哥:弟弟,今后你不要再月月给家里寄钱了,因为父亲三年前就去世了。让我们隐瞒实情,是父亲临终嘱托……

弟媳:哥哥,信收到了。我也告诉家里个实情:你们的弟弟也于三年前因工去世。对老父说谎,是他去世前的主意。顺便告诉一声,我月月寄回家的,是部队给的抚恤金……

就这么一段对话,我当时就看得落泪,而十几年来,这段对话后面的真情故事,也被我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编得越来越圆了。后来将它写出来,我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故事发表后,有不少亲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看这则故事时忍不住落泪了。有一个同学特意来了封信,信中有句话让我心动:“人们都憎恶谎言,可你这个以谎言为轴心编的故事,却让我久久感动,把谎言和真情结合得这么好,真有你的!”

当然,我还不敢怎么享受这些好话,因为这故事还说不上怎么成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真情永远。反映真情的手法也是多样的。只要出真情,即便是谎言也会变得楚楚动人……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如果没有“善意的谎言”,那也会乱套的。比如说,医生如果面对一个被检查出癌症晚期的病人坚持实事求是:“告诉你,你没几天活头了,你得的是癌症,事实上已经被判死刑了,好自为之吧!”你看,如果是这样,乱套不乱套?

展开全部内容
故事地址:http://www.gushidq.net/story/xiechuzhenqingshiganlai.html
分享到:
故事排行榜
新发布故事

徐永革 | 丰国需 | 廉政故事 | 民间故事 | 新故事 | 地名故事 | 纪实故事 | 传奇故事 | 幽默故事 | 奇闻异事 | 儿童故事 | 当代精品故事 | 故事新闻 | 故事百科 | 故事人 | 故事大全

Copyright © 2012~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工信部ICP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
友情链接:云会场功能大全活动策划公司冯雪林书法
讲故事、写故事,故事转载/征文/打赏/评选,联系徐老师13968094610
平平 杭州网警 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