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党和人民的光辉榜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总理的名言,出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学习,不断自知自省,反复改造,不断革命革新。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坚持学习到底、改造到老,保持自身较高的免疫力,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政治任务。在自我改造的途径和方法上,周恩来认为首要的是读书学习。
2023/8/9 14:35:39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一书,也叫做“孟母择邻”“慈母择邻”“择邻而居”,讲述了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改善他的成长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教育意义很大,启示我们,环境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3/8/6 0:50:15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也叫“铁杵磨针”“铁棒磨成针”“铁杆成针”“磨杵成针”“磨铁成针”等,作者是南宋学者祝穆。铁杵成针的故事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讲的是李白受磨铁棒的老奶奶启发,勤奋读书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家喻户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2023/8/5 15:23:51
五十步笑百步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主张“民贵君轻”思想的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来帮梁惠王解惑,告诫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君王应体恤百姓。五十步笑百步讽刺了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能认清自己的人,以及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的现象。
2023/8/3 11:17:10
造父学驾车的故事也叫“造父学御”、“造父学车”、“御车泰豆”,原文作者是列子。造父学御中的主人公造父是一名驾车能手。造父学驾车主要内容讲述了造父和老师泰豆氏虚心学驾车技术的故事。造父学车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就必须重视并踏实地练就过硬的基本功。
2023/7/26 1:04:04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夸父逐日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事情。夸父逐日反映了古代先民勇敢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精神。夸父追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要做一个有理想、不怕困难的人。
2023/7/25 14:09:53
公务员丁大壮娶了个“帮夫运”的老婆,婚后一路升迁当上了主管文教的副乡长,随之而来的应酬也变得多了,经常不回家吃饭。谁知,老婆何静产后得了抑郁症,寻死觅活,让大壮多陪伴一下自己和女儿,还请楼下广告公司做了个摇号转盘,要他今后有事外出应酬要先摇号,去和不去“天”说了算。
2023/7/5 12:39:09
六堡茶也叫中国红。十一碗中国红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昆仑关战役故事,一位广西阿姆把自己的儿子许大叶及逃兵排长朱庆山等十人送上了抗日战场,十一人先后在前线英勇牺牲,为国捐躯。老娜把黑色的六堡茶煮得又红又浓,倒满十一只茶碗,然后逐一端起来将茶洒向地面,敬自己的儿子大叶和他的一群战友兄弟一人一碗中国红。
2023/6/17 17:58:15
同住舒乐小区的李大妈和王大妈是一对好朋友、“老闺蜜”。最近,李大妈到医院检查配药不用付钱了,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大妈,却招来闺蜜的误会。原来,李大妈的儿子帮她开通了先看病后付款、最多付一次的舒心就医惠民服务,王大妈却以为她的儿子在卫生局工作,以权谋私。
2023/5/30 13:07:28
沈斌突然灵光一闪,老婆在山庄当服务员,客人有没有喝酒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里应外合,老婆见到喝酒驾车的就发短信过来,自己在大转弯的地方等着,到时轻轻一撞,人家还不得乖乖掏钱?这可是财神爷在给自己送钱呀!
2020/7/18 14:37:41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