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诚信故事

明山宾卖牛故事 明山宾诚实无欺

发布时间:2023-06-07 17:21:09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358

故事梗概:明山宾卖牛的故事讲述了山宾家贫卖牛换粮的事情,买卖已成交,却把牛曾经生病的事以实相告买主,结果买主要求退还了部分货款。明山宾诚实无欺的品德令人敬佩,山宾卖牛的故事,对于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混真的投机者,造假的经营者们是很有教育和启示意义。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127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明山宾卖牛的故事

南北朝时的南梁,有一个读书人叫明山宾,他家里很穷,除了有一头老黄牛,什么都没有。

有一年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明山宾家里揭不开锅了,一点粮食也没有。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牵着老黄牛到集市上去卖,好买米下锅。

明山宾牵着牛来到集市上一看,傻眼了。别人家的牛又肥又壮,因为自己家里缺少草料,再加上他不会养牛,他的牛长得又瘦又小,弄得明山宾在集市上都不好意思吆喝。

卖牛不吆喝,怎么卖得出去呀?明山宾在集市上蹲了半天,连个问价钱的都没有,只好主动压低了牛的价格。

已经过了响午了,明山宾好不容易才等来了一个买主。那个人见明山宾的牛虽然瘦小,但身板还可以。说实话,这头牛就是缺乏调养,再说,明山宾标的价格也不高。两个人说好了价钱,那人交了钱就把牛牵走了。

明山宾拿着钱往家走去。他离开集市没多远,突然想到,这头牛过去蹄子得过病,治了好长时间才治好。现在,它归了新主人,新主人不了解牛的毛病和习性,或者,新主人家里的牲口棚过于潮湿,牛蹄子的病再犯了,没法干活,那不是等于买回去一头没用的牛吗?想到这里,明山宾立即跑回去追买牛的人。

明山宾终于追上了那个人,把牛得过病的情况跟买牛的人说了。他还告诉人家怎么饲养这头牛,使用它干活的时候注意什么问题。

明山宾没想到,买牛的人竟然说:“既然是病牛,你得退我一些钱,不然,我就不买了!”

明山宾真有点犯难了,他是为了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才卖这头牛的,家里是真需要这笔钱呀!他想了想,没有与买牛的人争执,说:“你讲的也有道理,那就退你一些钱吧!”他退给买牛的人一些钱后,转身回家去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大家都说明山宾是诚实无欺的好人。

当然,也有低俗的人说他笨。理由是,卖东西的人谁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呀?

可明山宾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

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图片
▲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图片

山宾卖牛文言文/古文及翻译

《梁书·明山宾转》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山宾卖牛文言文译文】明山宾生性淳厚老实,家里曾经因为贫困,卖掉了所乘坐的牛。收了牛钱以后,于是对买主说:“这头牛曾经得过漏蹄病,治好很长时间了,恐怕它以后还会复发,不得不告诉你。”买主急忙要求退还一部分牛钱。隐士阮孝绪听说后,感叹说:“这话足以让人返璞归真,停止刻薄吝啬的行为了。”

山宾卖牛的故事插画
▲山宾卖牛的故事插画

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山宾卖牛,买卖双方都已成交,山宾却把牛曾经生病的事以实相告,结果买主收回了部分牛钱,这种诚实无欺的品德令人敬佩。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对于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混真的投机者,造假的经营者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明山宾卖牛故事 明山宾诚实无欺.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mingshanbinmainiu.html
相关内容
  • 祁黄羊举荐的故事 祁黄羊荐贤 祁奚举贤不避仇亲

    祁黄羊举荐的故事 祁黄羊荐贤 祁奚举贤不避仇亲

    祁奚,又叫祁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祁黄羊举荐的故事也称“祁黄羊举贤”“祁黄羊荐贤”“祁黄羊去私”“祁奚请老”“祁奚举贤不避仇亲”,晋国四朝元老祁黄羊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在向晋平公举荐人才时,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回避自己的仇人和儿子,做到了公正无私、唯才是举。延伸出了“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成语典故,一直为后世传颂。

  •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

    一诺千金,也叫“千金一诺”,意思是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人格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珍视信誉,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勇于承担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不被相信的真话

    不被相信的真话

    不被相信的真话以家长的口吻讲述了孩子在学校被同学误会的故事,中间还向孩子讲述了故事中的故事——一对老夫妻捡钱。语言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很多时候讲真话被当假话,真话显得苍白无力。但是,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们都要说真话。把误会误解交给时间去证明,亦或想别的方法去证明。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