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诚信故事

祁黄羊举荐的故事 祁黄羊荐贤 祁奚举贤不避仇亲

发布时间:2023-06-07 12:06:25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985

故事梗概:祁奚,又叫祁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祁黄羊举荐的故事也称“祁黄羊举贤”“祁黄羊荐贤”“祁黄羊去私”“祁奚请老”“祁奚举贤不避仇亲”,晋国四朝元老祁黄羊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在向晋平公举荐人才时,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回避自己的仇人和儿子,做到了公正无私、唯才是举。延伸出了“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成语典故,一直为后世传颂。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451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祁黄羊举荐的故事配图
▲祁黄羊举荐的故事配图

祁黄羊举贤的故事

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也是晋国的大将。祁奚是晋国公族的后人,他的父亲是高梁伯,被封在祁地(现在山西祁县东南)。于是,人们以他的封氏作为他家族的姓氏,后世都叫他祁黄羊。晋国人都知道,祁黄羊是一位正直、诚实、坦荡、无私的人。

晋平公当国君时,任命祁黄羊当了中军尉。祁黄羊所在的时代,正是齐、晋、秦、楚国互相争霸的时代,晋国的国君正处在一个削弱公族大夫势力,重用异姓大夫势力的时期。祁黄羊在政治上很难做出什么成就。

祁黄羊担任大夫几十年了,岁数一天天大了。在晋平公当国君时,晋平公让祁黄羊为公族大夫(享有爵位,没有权力的虚职),免去了他的具体职务,让他担任闲官。也就是说,基本上不过问朝中的政事了。祁黄羊在位共约六十年,是四朝元老。祁黄羊什么怨言也没有,他认为,自己的岁数越来越大了,应该退居闲散的虚职了。

祁黄羊是一个忠心为国、一心为公的大夫,口碑极好,受到晋国人民的爱戴。

公元前570年,祁黄羊请求告老还乡。在这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贵族担任大夫都是一直干到死的。

晋平公望着年迈的祁黄羊,很惋惜地说:“你告老还乡了,南阳这个地方缺一个人当长官,谁适合担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想了想,回答国君说:“就叫解狐来当吧!他熟悉政务,一定可以当好南阳令的。”

晋平公听了祁黄羊的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一时说不出话来:“什么?解狐?寡人听说……解狐跟你之间有嫌隙,他是你的仇人啊,你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平静地说:“国君只问我什么人可以担任南阳令,并没有问臣谁是臣的仇人呀!”

晋平公点了点头,同意祁黄羊的推荐,任命解狐当了南阳令,并让解狐立即去上任。

晋国的人听说了祁黄羊推荐解狐这件事,都非常佩服祁黄羊,纷纷称赞说:“解狐这个人推荐得好啊!”

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派人把祁黄羊找来,愁眉苦脸地对祁黄羊说:“你推荐的解狐干得很不错。现在,国家还缺少个掌管军事的尉。你再替寡人想想,谁担任尉这个职务合适?”

祁黄羊想了想,然后对晋平公说:“臣以为,祁午担任这个职务合适。”

晋平公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问祁黄羊:“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爱卿怎么推荐自己的儿子呀?难道你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祁黄羊平静地回答说:“国君只问臣谁可以担当尉这个职务,并没有问谁是臣的儿子!”

晋平公听了祁黄羊的话,觉得言之有理,就任命祁午去当负责全国军事的尉。

祁午上任以后,跟他父亲一样,忠心为国、赏罚分明,大家都很拥护祁午。

晋国人听说祁黄羊推荐祁午当尉这件事后,又纷纷称赞说:“祁午这个尉推荐得好啊!”

后来,鲁国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听说了祁黄羊的事情,称赞祁黄羊说:“祁黄羊的话说得真好啊!他推荐外人,不感情用事,不排除与自己有仇的人。举荐自家的人,不怕嫌疑,不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最大公无私的人了。”

其实,正是因为祁黄羊是一位正直、诚实、坦荡、无私的人,他才能够做到“外荐不避仇,内荐不避亲”。

山西祁县祁奚大夫塑像
▲山西祁县祁奚大夫塑像

祁黄羊举贤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祁黄羊举荐的文言文翻译】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郡令,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黄羊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人人都说好。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法官,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人人都称赞。

孔子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祁奚举贤的原文及翻译

《左传·祁奚举贤》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之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同‘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祁奚举贤文言文翻译】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的人。祁奚推举了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晋悼公正要任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任中军尉。”正在这个时候祁奚的副手羊舌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任羊舌职的职务?”祁奚回答说:“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就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为他做副手。

君子这样评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推举贤人。推荐他的仇人,不是为了奉承讨好;举荐他的儿子,而不偏袒;推举他的下属,不是为了树立党羽。《商书》里说:‘不搞偏私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祁奚这样的人了。解狐得到推举,祁午得到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立一个中军尉的官职而成就了三件好事,这正是祁奚能举贤的结果。恐怕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与自己相似的人。’祁奚就具有这样的美德。”

故事延伸

祁奚荐贤,是说祁奚推荐官吏,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一直为后世传颂。“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意思是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儿子。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

中华书局版《吕氏春秋》
▲中华书局版《吕氏春秋》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祁黄羊举荐的故事 祁黄羊荐贤 祁奚举贤不避仇亲.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qihuangyangjujian.html
相关内容
  •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清道光皇帝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向大清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白银外流,国力衰退。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该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收缴英国船商鸦片,整顿海防,做好军事准备后,下令开始虎门销烟。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与英国人议和,林则徐被革职。通过林则徐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和“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持节牧羊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持节牧羊

    苏武牧羊也叫作“苏武持节牧羊”“苏武持节归汉”“苏武持节不降”“苏武持节不辱”“苏武守节不屈”,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了西汉大臣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苏武出使时才40岁,在匈奴牧羊19年,归汉后苏武活了八十余岁,苏武的坚贞不屈精神和气节被传唱千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爱国教育素材。

  • 负荆请罪的故事简短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和寓意

    负荆请罪的故事简短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和寓意

    负荆请罪的故事主人公是廉颇,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最终被蔺相如折服,从而上门负荆请罪的事迹。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谦虚、宽容和自我反省。犯了错误要主动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罚。

  •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

    单骑退回纥的主人公是唐代名将郭子仪,郭子仪不仅作战勇敢,且治军有方,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被解除了兵权。老部下仆固怀恩发动叛乱后,朝中战将无人能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年迈的郭子仪郭老令公请出来。从而上演了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兵的传奇历史故事。

  •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抗元英雄、爱国志士,宋理宗年间殿试状元,曾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元军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他变卖家产,组织义军抗击蒙古铁骑,兵败被俘后严辞拒绝元廷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不幸遇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 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 晋平公炳烛而学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 晋平公炳烛而学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也叫“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有关学习的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平公七十岁的时候学习,并受到大臣师旷鼓励的学习例子。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我们多大岁数,只要我们想要学习,都不算晚。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只有经常学习,才不至于盲目处事,糊涂做人。活到老学到老也成了一句平凡而意境远大的经典语录。

  • 懒惰的孩子

    懒惰的孩子

    懒惰的孩子如何教育?面对懒惰不愿去捡起马掌废品的孩子,故事里的父亲言传身教,捡起旧马掌,从铁匠铺里换了钱,又用这个钱买了沙枣。回来的路上,父亲故意把沙枣扔在地上,饥饿的儿子捡起来充饥,就这样弯腰捡了一路。儿子恍然大悟,从此变得很勤劳。

  • 黑格尔的回忆

    黑格尔的回忆

    马车越空,噪音就会越大。黑格尔的父亲通过一种日常现象教导儿子哗众取宠、骄傲自满多是肤浅无德的象征,谦逊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一种美德。父亲通过一件小事点燃了小黑格尔心中谦逊的种子。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4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