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7 16:05:41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175

故事梗概:单骑退回纥的主人公是唐代名将郭子仪,郭子仪不仅作战勇敢,且治军有方,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被解除了兵权。老部下仆固怀恩发动叛乱后,朝中战将无人能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年迈的郭子仪郭老令公请出来。从而上演了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兵的传奇历史故事。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110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唐朝名将郭子仪
▲唐朝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爱国将领,他是和李光弼齐名的中兴名将。

唐朝中期,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唐玄宗不得不逃往蜀地,他的儿子李亨在灵武(现在的宁夏灵武)登基,他就是受命于动乱之中的唐肃宗,李亨尊他父亲李隆基为太上皇。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任朔方(现在宁夏灵武)节度使,与李光弼等战将肩负起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大唐的重任。

郭子仪不仅自己作战勇敢,并且治军有方,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叛军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唐军打击下,内部陷入了矛盾,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不久,安庆绪又被史思明杀死。剿灭叛军首领史思明的任务就落到郭子仪的身上。

郭子仪在天宝十五年六月,在嘉山(现在的河北曲阳县东)把史思明率领的叛军打得大败,这对于奋战于四方的唐军是巨大的鼓舞。郭子仪率领唐军乘胜进军,收复了洛阳和京城长安,这一胜利为叛军唱响了挽歌。

在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取得一连串胜利的同时,唐军名将李光弼所在的战场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两位名将遥相呼应,协同作战,最终将残余的叛军一一歼灭。各地残存的叛军纷纷投降,接受唐王朝的招安。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王朝的统治者进行了反思。但是,统治者的反思不乏对功臣的猜忌,朝廷大权又把持在鱼朝恩等几个奸佞小人的手里。郭子仪、李光弼都因为功劳过大,名满天下,受到了猜忌。俩人都明升暗降,被解除了兵权。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培养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战将。在这些战将中,仆固怀恩是最出类拔萃的猛将。仆固怀恩是北方少数民族铁勒人,他是铁勒族九大姓仆骨部落的人,仆固怀恩可能是史书在记录他的事迹的时候,误把“仆骨”记录成了“仆固”。所以,史书上记录他叫“仆固怀恩”。

“安史之乱”发生时,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他作战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跟回纥族关系极好,曾作为唐朝的使节出使回纥去借兵,并嫁两个女儿与回纥和亲。仆固怀恩家族有46个亲属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殉难,称得上是满门忠烈。平定叛乱之后,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屯兵汾州(现在山西汾阳),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仆固怀恩对朝廷不满,举兵叛唐,不久病死。他死后,就连唐代宗也为他感到惋惜。可惜一代名将连个忠臣的名节也没能保住。

仆固怀恩发动叛乱后,朝中战将无人能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年迈的郭子仪请出来。这时,郭子仪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者了。郭子仪一听仆固怀恩叛变了,他一是为这位旧日爱将感到惋惜,二是对仆固怀恩不顾大局,反叛朝廷而感到愤怒。

有人认为,郭子仪虽然是一代名将,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而仆固怀恩毕竟比他要年轻。他们希望郭子仪不要轻率答应朝廷的任命,不要因为一战毁了“郭老令公”的名节。

郭子仪很清楚,此时此刻,他必须出马,因为仆固怀恩是他的旧部,他要是顾及自己的名节而不去讨伐乱军,乱军将士都是他的旧部,他更说不清了。老将军只好拖着衰老的身体再上疆场了。

仆固怀恩的部下一听说郭子仪老将军要来,顷刻间发生了分化。有人主张归顺朝廷,有人主张继续对抗,两派互相进行攻杀,叛军不战自乱。仆固怀恩不能控制局面,只好带着三百名亲兵逃往灵州(现在宁夏灵武西南)。

郭子仪到达汾州后,仆固怀恩的部下纷纷放下武器,归顺朝廷。

仆固怀恩不服,向吐蕃和回纥借来10万大军,向长安进攻。京城陷入危急的局面。

唐代宗和百官一筹莫展,只好再次请出郭子仪。郭子仪率军出城迎敌。

仆固怀恩率领10万大军横冲直撞,恨不得要把郭子仪的部队冲垮。

两军的战鼓齐鸣,喊声震天。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军容严整,军中竖着一面郭老令公的帅字旗。郭子仪只身来到两军阵前,威风不减当年。回纥兵哪个不知道郭老令公的威名啊?都吓得丢盔弃甲,不战而溃,四散奔逃。

仆固怀恩知道,这就是名将的力量。他没有办法,只好率残兵退回灵州。郭子仪再次不战而胜。

又一年,仆固怀恩再次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30万人,进犯同州,定下日子从华阴奔赴蓝田,直接威胁长安。

唐代宗急忙召郭子仪回京,派他率领1万唐军在长安北面抵抗敌军。

正在这时,仆固怀恩因为屡战屡败,忧闷得了暴病,死在军中。

这个消息传到唐军主帅郭子仪的军营,郭子仪大喜,他决定孤身一人到回纥的军营中劝说回纥兵回军。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曾经派仆固怀恩到回纥借兵,他在回纥民族中威望极高。

郭子仪的部将都劝他:“令公,您不能去。倘若回纥人翻脸,对您下手,形势就更不可收拾了!”

郭子仪笑着说:“为了国家的安危,我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再说,我了解回纥人,他们还不至于对我下手!”

郭子仪立即派人去对回纥人说,他要一个人去回纥大营谈判。回纥人半信半疑,他们想:我们跟着仆固怀恩得罪了天朝的“天可汗”(当时西域各国把唐朝皇帝称为“天可汗”)。郭老令公真的能来吗?他们来攻打唐朝之前,仆固怀恩曾经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鱼朝恩害死了。

当回纥将士见他们崇敬的郭老令公骑在马上向着自己的阵地走来的时候,回纥将士们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他们终于相信郭子仪还活着,他的和平谈判是有诚意的,回纥将士非常感动。

回纥军立即同唐军达成了联合协议,反过头来与唐军协同,跟吐蕃军作战,大败吐蕃军。68岁高龄的郭子仪,在唐朝危亡的关头,再次挺身而出,单身独马保卫了唐朝。人们都说,这位唐朝中兴名将名不虚传。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guoziyi.html
相关内容
  • 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

    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讲述了元代大画家王冕幼时家境贫寒,没钱买纸笔,拿树枝在地上画荷花的事迹。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保持勤奋、专注、谦虚、自省、坚持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 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1756年冬日,莫扎特在家乡奥地利萨尔茨堡诞生,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六岁起开始在欧洲旅行演出。十六岁起,同父亲供职于萨尔茨堡宫廷过着屈辱的仆从生活,后与大主教公开决裂。在艰难的生活中,莫扎特勤奋创作,以歌剧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等级制度。1791年,三十五岁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离世,他用音乐给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财产。

  • 女科学家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女科学家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不满十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从小就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磨炼出非常坚强的性格。在学习方面,她求知若渴,顽强进取,考入大学后,开始了研究生涯。本文讲述了居里夫人聚精会神地看书,不受家中的姐姐们和同学们的玩闹、整蛊干扰的故事。玛丽居里的这种专注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

    司马光是北宋朝的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讲述的是7岁的司马光看见玩伴掉进水缸,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慌乱,而是找来石头去砸缸,最终机智的救出了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危急关头,要头脑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难题。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