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地名故事

浙东唐诗之路的故事 浙东唐诗之路是条什么路

发布时间:2023-06-27 10:35:25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570

故事梗概:“浙东唐诗之路”是指唐代诗人穿越浙东绍兴、宁波、台州等地的一条山水人文道路,诗人们从钱塘江边的萧山西兴登岸,一路沿浙东古运河向东南延伸,一路经鉴湖,过会稽山、若耶溪、云门寺,进入嵊州、新昌,直至台州。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大约450多位诗人游历了诗画浙江的这条山水走廊,留下了众多诗文。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393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公元747年,李白到越州拜访贺知章未果,便顺势再次游历浙东。浙东的路线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这片山水,他不仅来过多次,还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游览浙东,在当时算是一条“黄金游线”,除了李白,一众名诗人都曾走过。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圈圈走下来,竟走出了一条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浙东唐诗之路。

1991年,新昌学者竺岳兵提出了“唐诗之路”的概念。经过多次考证,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使用“浙东唐诗之路”这一名称。从此,“浙东唐诗之路”便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被确定下来。

浙东唐诗之路到底是条什么路?除了千年前的深情咏唱外,这条路还给后世留下了什么?

浙东唐诗之路的路线图
▲浙东唐诗之路的路线图

一、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山水寄情之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有壮游的传统。但他们遍访名山大川,并不是简单“打卡”观光。山水是寄托情志的载体,诗人置身于山水,山水亦钟情于诗人。沿途游览,山山水水映照的是他们“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情志。

那么,诗人们为何钟情于浙东山水?

一方面是因为这片山水风光奇秀。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经绍兴,在绍兴境内经浙东运河、曹娥江、剡溪,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整体上看,此地南边是巍巍会稽,北边是滔滔东海,中间是汤汤鉴湖。

这一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山水相映。浙东地区的江南水乡和群山丘陵,形成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独特之美。《世说新语》有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种景致既异于中原平陆,也与吴楚之地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浙东山水还被“古人的古人”增添了一层文化韵味。这条无限风光的山水之路闻名于去唐未远的东晋,“南渡”的中原士族定居浙东,洒情于此间山光水色,不仅有谢公在此攀登险峰、纵情山水,还有墨遗兰亭、笑傲东山、雪夜剡溪……种种风流雅韵,为此地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此后,唐人对浙东山水的喜爱洋溢在字里行间,“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这种喜爱,源于这片山水让许多出世之人在此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如一生恬淡持重的孟浩然怅然失意之后,当即决定离开洛阳前往吴越明净之地。在《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中,他如愿以偿地说:“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一路上,他游镜湖之春水、登秦望之晴山,践天台、观东海,穷极山水之胜,复还自然之心。

除了孟浩然,还有不少诗人或是淡薄红尘、投身山水而隐游,或是派任或贬黜一方而宦游,或是困于时局艰难、进言无路而避世游。各人际遇不同,但都在浙东山水的一方天地间得到了寄托,重获了内心的平静。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画像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画像

二、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诗歌创作之路

追随谢灵运的脚步,既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诗仙”李白,他四进浙江,三至剡溪,四登天台山,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也有青年时即入台越,壮游忘归达四年之久的“诗圣”杜甫;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等名家。可以说,唐朝家喻户晓、名垂诗史的大诗人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足迹和诗篇。

据统计,收入《全唐诗》的诗人中,有451位曾游历浙东,占收载诗人数的20%,留下诗作超1500首。

十足的咖位,也带来了与之相配的质量与产出。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745年,李白在美酒与梦寐催化下,挥毫写就《梦游天姥吟留别》,为秀丽天姥山岭画下了宏大奇丽的侧影。诗歌超越了风景的实体,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篇章之一。这首诗虽不在浙东写成,却也让后人见证了李白对浙东山水的真爱。

中唐时期,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文唱和让浙东唐诗之路大放异彩。元稹在出任越州刺史时,即写下《寄乐天》一诗,颇带夸耀地称,“天下风光数会稽”。而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颇不服气,揶揄地回复,“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此后,元稹不甘示弱,又连写四首诗,极言会稽山水之美。

连续不断的盛赞终是催动了白居易的脚步。长庆四年春,他拜访老友元稹,游览会稽山水,写下《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等诗作。

两位顶流诗人的君子之争,终是没分出个状元榜眼来,却实实在在为浙江的绝美风景来了一波强势“宣推”。

浙江绍兴会稽山风光
▲浙江绍兴会稽山风光

三、浙东唐诗之路更是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在无数璀璨诗文的唱和间,浙东唐诗之路如同一条文化纽带,沟通了大江南北、思想人心,见证了一段段文化交流故事

南北文化在此交汇。历史上,浙东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北文化交融,如晋代永嘉南渡带来大量北方士大夫阶层,为浙东诗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又如,唐大历年间,浙东节度使鲍防组织了数场浙东诗文联唱,南北文士积极响应,在兰亭、镜湖、云门寺等地纵意而书、纵情而歌,结集而成的《大历年浙东联唱集》风靡一时,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力证。

中外文化在此交流。浙东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海外入唐者多至明州登陆。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在天台山学满归国,带回书籍三百多卷、书法拓本十七种,他的好友们纷纷写诗送别,现存的《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就多达十余首。

儒释道在此交融。在浙东,问道参禅之路与山水诗画之路和谐交融。道教十大洞天中,有三处坐落于浙东,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曾在此修炼问道。

浙东天台山
▲浙东天台山

而神秀的天台山,更是天台宗的发祥地。这一中国最早本土化的佛教宗派,将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与儒家、道家思想相结合,创造出适应中华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哲学。

浙东唐诗之路,始于晋,盛于唐,流播于宋明,亦不绝于今。多元文化在此交融汇聚,超越了地域、乡土、民族、宗教,体现出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创造力。

千百年前,诗人以诗歌的灯火烛照地理山川、阡陌田园,形成了一条上下求索的文化长廊。如今,浙东唐诗之路继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从2019年起,浙江开始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等“四条诗路”文化带。文物保护的历史价值、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交流的时代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彰显。

而今,重新踏上诗路,现代人也能与古人相对,将浩荡情怀寄予这片山水诗画,阔步长歌、欣然忘归,仿佛时间未曾经过,诗和远方都不再遥远。

跟着唐诗去旅行
▲跟着唐诗去旅行

(作者:浙江省宣传部)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浙东唐诗之路的故事 浙东唐诗之路是条什么路.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zhedongtangshizhilu.html
相关内容
  • 白马护主救康王——屯里白马坑传奇故事

    白马护主救康王——屯里白马坑传奇故事

    临平东湖街道屯里社区有个地方叫“白马坑”,听老一辈人说,这个地名与康王赵构落难南逃有关。抗……

  • 乾隆御笔“莲池” 鸭兰村莲池文化公园的来历

    乾隆御笔“莲池” 鸭兰村莲池文化公园的来历

    相传,乾隆第二次巡游江南,龙船沿大运河路过崇贤,看到岸边一村庄鸭声起伏,莲花优雅开放,一静……

  • 荡廊

    荡廊

    从前,上环桥有个姓张的木匠,手艺高超,十里八乡有点名气。张木匠有个女儿名叫玉心,长得如花似……

  • 奇鹤村的传说

    奇鹤村的传说

    鲤鱼精被射在石壁之上,但它毕竟修炼了几百年,拼命挣扎,眼看就要挣脱,一只巨大的白鹤衔了一杆……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4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