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寓言故事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发布时间:2023-08-10 17:49:26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140

故事梗概:按图索骥出处是班固《汉书》,杨慎《艺林》中也有记载。按图索骥的故事内容讲述了主人公伯乐的儿子按照《相马经》找千里马却找来一只只会蹦蹦跳跳的癞蛤蟆的笑话。这个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生搬硬套教条办事的刻板者。按图索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做事时不要死板,要懂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306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按图索骥的寓言故事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他在鉴别马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成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很想学到相马的本领,他从早到晚捧着《相马经》念把它背得滚瓜烂熟。有一天,儿子扬扬自得地说:“父亲,您相马的本领,我都学会了。”伯乐听了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你去找一匹千里马来,让我鉴定鉴定。”儿子满口答应,带着《相马经》出门了,一面走一面还在背诵:“千里马额头隆起,双眼突出,四蹄犹如垒起的酒药饼子。”他边走边找,看见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要跟《相马经》上的标准做对照。但是,有的只符合一条,有的一条也不符合。最后,他在池塘边看见一只癞蛤蟆鼓着双眼“呱,呱,呱……”叫个不停。他对照《相马经》端详了好半天,然后把癞蛤蟆包起来,兴冲冲地跑回家对父亲说:“千里马可真不好找,您定的条件太高了。我好不容易在池塘边找到一匹,额头和双眼与您书上说的差不离,就是蹄子不像酒药饼子。您给鉴定鉴定。”

伯乐打开纸包一看,不由得苦笑起来:“儿啊,你找到的这匹‘千里马’不会跑,光会跳,恐怕你驾驭不了哇!”

按图索骥的故事插画
▲按图索骥的故事插画

按图索骥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明·杨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麹”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麹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骥”也。

按图索骥文言文译文】伯乐的《相马经》中有“高大的额头,眼睛大而亮,蹄子大而端正,如堆积起来的麴块”的说法。一次,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寻找千里马。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就对他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与书上讲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堆积起来的麴块罢了!”伯乐知道他的儿子愚笨,只好转怒为笑说:“这马喜欢跳跃,不能驾驭啊!”这就是所谓的按图索骥的故事了。

按图索骥的故事配图
▲按图索骥的故事配图

按图索骥的意思

按图索骥,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成语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明·杨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索:寻找,觅求。按图索骥的“骥”是良马、好马、千里马的意思。

按图索骥儿童故事绘本
▲按图索骥儿童故事绘本

按图索骥的道理/按图索骥的故事启示

1、人们寻找事物、探索未知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事物发展也是在因果链条之上变化的,可按照“因”去发现和洞见“果”,这是人们实践中常用的方法。

2、事物的存在具有复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认识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要懂得知识的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法办事,应放宽视野并在立体和动态中寻找和探索事物,避免僵化和教条主义。伯乐的儿子死背书本,生搬硬套,最终闹出了笑话。在学习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我们学习、做事不要死板,要懂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antusuoji.html
相关内容
  •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 纣为象箸的典故 萁子象牙筷定律启示

    纣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也叫“商纣王象牙箸”“纣为象箸”,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箕子的象箸推理,纣王的叔父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吓了一跳,他认为这是穷奢极欲的开始。结局正如箕子演绎推理的一样,纣王最后变成了一个奢侈成性、残暴不仁的君主,被周武王所灭。纣为象箸的故事启示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见微而知著。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防微杜渐。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的故事和寓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的故事和寓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准备对楚国用兵,一位年轻的门客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例说明了吴国出兵的潜在危险,最终让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 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五蠹,原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宋国的一个懒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田间遇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饱餐了一顿,愚蠢的奢望在树桩旁再次不劳而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把偶然的机会当作必然,与其指望概率微乎其微的意外事件发生,还不如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 强取人衣的故事 强取人衣的寓意和道理

    强取人衣的故事 强取人衣的寓意和道理

    强取人衣的故事也叫“澄子亡缁衣”“澄子夺黑衣”,主要内容讲述了强横的澄子丢了一件黑衣服,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竟然去抢夺路边妇人的黑色衣服,还诡辩称是受害者占了便宜。澄子亡缁衣的寓言故事寓意强取豪夺者拿出“强盗逻辑”强词夺理、公然掠夺他人利益。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