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30 15:45:07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98

故事梗概:司马光是北宋朝的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讲述的是7岁的司马光看见玩伴掉进水缸,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慌乱,而是找来石头去砸缸,最终机智的救出了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危急关头,要头脑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难题。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803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配图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配图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司马光七岁那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捉迷藏。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水缸。水缸很大,里面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藏到假山上,不小心从假山上跌下来,掉进了水缸里。

看到这种情形,别的孩子都吓坏了,有的大哭起来,有的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他看着那口大缸,很快就想出一个救人的好办法。他找来一块大石头,抱起来使劲儿向水缸砸去。

只听咣当一声,水缸被砸了一个大洞,水从洞口哗哗地流出来,一会儿就流光了,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夸司马光既聪明又勇敢。

司马光砸缸图片
▲司马光砸缸图片

司马光砸缸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司马光砸缸是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关头,要头脑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难题。我们应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勇于救人的精神。

司马光砸缸故事雕塑
▲司马光砸缸故事雕塑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是司马光幼年时的伙伴,他被司马光救出后,一家人都对司马光非常感激,特意准备了一桌美味佳肴,来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据说,上官尚光这个名字是被司马光救之后改的,以此来表达对司马光的感激之情。上官尚光的家人还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迹记录在了家谱中,让后人都知晓司马光对他们家族的恩情。上官尚光成人后移居城西龙堤南坡,并建亭名曰“感恩亭”,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光山县现居上官姓氏家谱中也有记载,上官姓氏后裔众多知晓该故事)。后人为了纪念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simaguangzagang.html
相关内容
  • 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主要内容讲述了包拯任天长县知县时巧破断牛舌案,在端州知府任上廉洁自持、不私占一块端砚,入京任谏官时三次上书进谏皇上不要任用平庸的外戚,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告发贪官王逵等四个故事。包拯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因为他清廉、正直,中国老百姓都尊称他“包公”或“包青天”。

  • 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1756年冬日,莫扎特在家乡奥地利萨尔茨堡诞生,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六岁起开始在欧洲旅行演出。十六岁起,同父亲供职于萨尔茨堡宫廷过着屈辱的仆从生活,后与大主教公开决裂。在艰难的生活中,莫扎特勤奋创作,以歌剧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等级制度。1791年,三十五岁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离世,他用音乐给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财产。

  •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清道光皇帝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向大清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白银外流,国力衰退。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该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收缴英国船商鸦片,整顿海防,做好军事准备后,下令开始虎门销烟。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与英国人议和,林则徐被革职。通过林则徐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和“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 鲁班刻凤的寓言故事 鲁班刻凤凰的寓意

    鲁班刻凤的寓言故事 鲁班刻凤凰的寓意

    鲁班刻凤的故事讲述了工圣鲁班雕刻一只凤凰,还没有刻成,人们就开始评头论足。鲁班没有理会人们的嘲讽,继续精心雕琢。待到完工的时候,凤凰的神采惊艳了众人。鲁班刻凤凰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观察事物。对于不符合事实的评价,最好的回答就是像鲁班那样——拿出实际的成果来。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