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大将军卫青的故事 从奴隶到将军

发布时间:2023-08-17 16:09:12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125

故事梗概:卫青从一个奴隶成长为大将军,在十年戎马生涯中,对匈奴作战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战绩。卫青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微、功劳最大、官位最高的将军。卫青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也和他个人奋发有为、智慧过人、勇敢作战的品质分不开。公元前106年卫青病死后,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把卫青墓葬在咸阳市茂陵东北,墓冢形状像阴山。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730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汉长平侯卫青像
▲汉长平侯卫青像

从奴隶到将军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对北部奴作战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战绩。

卫青出身为奴隶,他父亲在平阳侯家当差。卫青长大后,成为平阳侯家的一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卫青在汉武帝的身边担任侍中、建章监、太中大夫,经过近十年官廷为官的历练,被封为车骑将军。卫青首次出征奇袭龙城,就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卫青开始了十年戎马生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微、功劳最大、官位最高的将军。

就在李广被匈奴俘虏后又逃回的那次战役中,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车骑将军卫青这一路打了胜仗。

战前,人们都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卫青,怀疑他是靠着姐姐卫子夫受到皇帝的宠爱,才从奴隶当上将军的。部队里从上到下心中都在疑惑地问,打仗得靠真本事,卫青行吗?

卫青用漂亮的战绩向人们证明,他这个车骑将军不是气吹出来的。皇上刘彻封他这位小舅子卫青为关内侯。如果卫青仅仅打胜这一仗,还会有人认为事出偶然。以后,卫青又接二连三地打了胜仗,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再次出征,他率领骑兵3万,追击奴到长城以外。匈奴右贤王以为汉朝的军队离得还很远,一点防备也没有,右贤王和左右在营帐里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兵贵神速,卫青率领的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寨。汉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大营,杀得匈奴士兵四处奔逃,乱成一团。右贤王一下子惊醒了,想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率领几百个残兵败将仓皇逃走了。

在这次战役中,卫青的部队一共俘虏了一万五千多名敌人,其中匈奴的王就有十余个。

匈奴的左右贤王,位极人臣,只比单于低一级,相当于汉朝的左右丞相。在这次战斗中,右贤王的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汉武帝得到卫青呈送给朝廷的捷报,立刻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送到大营之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连卫青的还没有成年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侯。

卫青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连忙推辞说:“我这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们的功劳。我那三个儿子还都是小娃娃,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如果皇上封他们为侯,这不冷了将士们的心吗?怎么能够勉励将士们立功呢?”

经卫青这样一说,汉武帝猛然醒悟,立即封了卫青部下七名将军为侯。

在十年征战生涯中,卫青与匈奴部队作战七次,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未曾遭遇败绩。人们常说,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如果说有常胜将军的话,卫青当之无愧。

卫青从一个奴隶成长为率领千军万马、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对匈奴作战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战绩。卫青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中的佼佼者,卫青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他个人奋发有为、智慧过人、勇敢作战的品质也是不容抹杀的。

卫青对匈奴作战示意图
▲卫青对匈奴作战示意图

卫青历史简介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中国西汉时期军事家、外戚,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

卫青从小为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后迁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战后进拜大将军。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赐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卫青虽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其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大将军卫青的故事 从奴隶到将军.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weiqing.html
相关内容
  • 张子越:一名95后小丫头的创业故事

    张子越:一名95后小丫头的创业故事

    五年前,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她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的号召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先后建设绿头鸭种鸭繁育基地、与武汉农科院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开发预制食品、承接文旅活动、打造田园综合体。95后女孩、湖北大金龙公司总经理张子越被选为荆门市回乡创业代表,将她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做了分享。

  • 孔融让梨的故事 德育故事简短

    孔融让梨的故事 德育故事简短

    孔融让梨出自“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四岁让梨的真实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体现了谦虚礼让的中华传统美德,收录在《三字经》中。

  • 孙亮断案 孙亮食生梅明辨忠奸 孙亮断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孙亮断案 孙亮食生梅明辨忠奸 孙亮断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孙亮是怎么断案的?孙亮断案的主要内容是孙亮想吃蜜渍梅子,发现蜂蜜中有老鼠屎,他命人把老鼠屎剖开,断定鼠屎是黄门官放进蜜里的,机智的拆穿了黄门官说谎陷害库吏的罪行。孙亮断案的故事也叫“孙亮食生梅”“孙亮辨奸”“孙亮辨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偏听偏信,应该认真分析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 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

    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讲述了元代大画家王冕幼时家境贫寒,没钱买纸笔,拿树枝在地上画荷花的事迹。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保持勤奋、专注、谦虚、自省、坚持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