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康熙不取灵芝

发布时间:2023-09-01 11:06:16    来源:故事大全    阅读次数:67

故事梗概:康熙不取灵芝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广西巡抚陈元龙、直隶总督赵弘燮等官员先后上奏折报告灵芝祥瑞,借“芝草之祥”大夸康熙皇帝的仁政和恩泽,邀宠献媚。然而,康熙并不领情,他摒弃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提倡以实心行实政。习总书记讲述“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以此强调要有实干实政,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务实、扎实。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018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

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配图
▲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配图

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

在实干实政方面,历代统治者都予以注意。有一次,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采到一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的灵芝,并引用《神农经》中“王者慈仁则芝生”的话。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册所载祥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他还批过:“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取。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古代统治者也明白,各级官员不务实,老百姓活不好、活不下去,其封建统治是要垮台的。——《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8、29日)

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之说,认为祥瑞象征人间政治清明。封建帝王因而盼望出现所谓“祥瑞”,这就让那些阿谀奉承者得以用虚假祥瑞邀宠献媚。

灵芝插画
▲灵芝插画

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1713年,广西布政使黄国材向上级广西巡抚陈元龙报告:当年二月,在桂林山中采到一枝灵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希望能代为进呈给皇帝。陈元龙于是立即派人将灵芝送往京城,并写了一道奏折,引经据典大谈“祥瑞”,说这是康熙行仁政的象征。陈元龙明知道康熙“不贵祥瑞”,仍要费心阐释一通,是想在康熙大寿之际说几句恭维话。没想到,康熙却并不“领情”,还说对于这样的事,“朕不必览”。

无独有偶,康熙五十六年,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也说到邻居院子里长出一枝灵芝,说“唐虞之世,芝草献瑞”,但当今皇上厚德爱民远远超过尧舜时代,普天之下沐浴着皇上的恩泽,故而芝草之祥也就理当现世了。康熙同样很不以为然,写下朱批:“所为瑞者,年谷丰登,民有吃的,就是大瑞。”还告诉赵弘燮“真伪不必再言”。

康熙摒弃了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而把“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把“年谷丰登,民有吃的”视为“莫大之祥瑞”,正是要提倡“以实心行实政”。

康熙皇帝批阅大臣有关“灵芝祥瑞”的奏折
▲康熙皇帝批阅大臣有关“灵芝祥瑞”的奏折

故事内容扩展

习总书记讲述“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以此强调要有实干实政,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即使古代统治者也知道,“各级官员不务实,老百姓活不好、活不下去”,最终是要垮台的。他曾回忆说,当年延安插队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受益终生的东西”。“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成了他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遵循。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一个“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正是要说明领导干部一定要务实、扎实。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康熙不取灵芝.PDF
分享链接:http://www.gushidq.net/story/kangxibuqulingzhi.html
相关内容
  • 霍去病的传奇故事 英勇善战的冠军侯

    霍去病的传奇故事 英勇善战的冠军侯

    霍去病小时候很佩服舅舅大将军卫青。他天天练武习文,立志做个卫青那样的大将军。匈奴大军进犯北疆,汉武帝大怒,派卫青北上抵抗匈奴的进犯。十八岁的霍去病听说舅舅要带兵出征,向汉武帝请命随大将军出征、建功立业。上了战场的霍去病骁勇善战、尤善长途奇袭,屡立战功,并最终封狼居胥。

  •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单骑退回纥的故事

    单骑退回纥的主人公是唐代名将郭子仪,郭子仪不仅作战勇敢,且治军有方,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被解除了兵权。老部下仆固怀恩发动叛乱后,朝中战将无人能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年迈的郭子仪郭老令公请出来。从而上演了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兵的传奇历史故事。

  • 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主要内容讲述了包拯任天长县知县时巧破断牛舌案,在端州知府任上廉洁自持、不私占一块端砚,入京任谏官时三次上书进谏皇上不要任用平庸的外戚,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告发贪官王逵等四个故事。包拯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因为他清廉、正直,中国老百姓都尊称他“包公”或“包青天”。

  •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抗元英雄、爱国志士,宋理宗年间殿试状元,曾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元军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他变卖家产,组织义军抗击蒙古铁骑,兵败被俘后严辞拒绝元廷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不幸遇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3  www.gushidq.net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303174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storystyle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